“最近天氣干旱,咱們門前這40畝林子得澆水了,要不然長不高。”4月23日,在阿拉善供電公司中泉子110千伏變電站門口,主值班員孫亞如與副值班員何貴江商議,要精心養護變電站門前的“電力防護林”。
該站距離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10公里,與巴丹吉林沙漠隔路相望,自2013年4月建成投運以來,站內沉沙、積沙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值班運維人員。“一周得專門騰出一天時間來清理站里的沙塵,墻角下沙塵最深能達到20公分,我們都開玩笑說,再這樣下去,巴丹吉林沙漠遲早被我們搬走。”在該站工作了7年的孫亞如說。
為消除積沙隱患、減少設備壽命損耗、防止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對設備造成進一步影響,“防風固沙”成了該站的當務之急。經過研究討論,該公司于2017年創新提出在變電站門口的4條10千伏配電線路下方種植梭梭和沙柳條的方法進行“生態治沙”。
經過4年的努力,一片面積為26640平方米的梭梭林在變電站門口向陽而生,形成了特殊的小氣候和綠化環境,將附近沙丘全部固定,徹底結束了沙流動對環境和設備的破壞。積沙隱患消除了,門口的沙漠也“穿上了新裝”,該公司成功探索出一條經濟、生態效益雙贏的新模式,也為防風固沙提供了成功模板。
|